溥儒 字心畲(1896~1963),号署西山逸士,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。河北宛平(今北京市)人。清宗室,恭亲王之后。幼即究心艺事,诗词、书法,秀逸出尘。工山水,以南宋为宗,喜用熟纸,临摹马夏一派,淡雅有馀,气魄不足。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。解放前流寓国外,以卖画为生。满族,名儒,字心畬,别号西山逸士,北京人。为逊清恭王之孙 。自幼好学,经史子集,诗文书画,无一不窥 。北京法政大学毕业,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修西洋文学史 。民国以来隐居北京西山戒檀寺,前后十年 。又迁居颐和园,专攻经史小学 。抗日战争期间,鬻书画度日 。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。1949年去台北,作画课徒,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。兼擅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走兽及书法 。山水以“北宗”为基,润以南宗笔法;书法以草书为长 。昔时与张大千并称“南张北溥”,又与吴湖帆并称为“南吴北溥” 。传世作品有《溪舟弄笛图》、《秋山楼阁图》、《抱琴访友图》等 。著有《四书经义集证》、《寒玉堂论画》、《金文考略》、《陶文存》、《尔雅释言经证》、《经籍译言》、《诗文集》等 。他的行书秀逸挺劲,用笔轻重疾徐,起伏顿挫,极富变化,尤其是行气间特别有一种清逸绝尘、萧散飘逸的气韵。作为末世王孙和看尽世态淡凉的画家,溥心畬在他的鬼怪神志中寄寓了内心的世界。画面左方第一株大树绝似阿里山一棵三千余年的老红桧,此树历尽沧桑兴替,而能不毁於雷火斧斤,被人们尊为树神,称“阿里山神木”,立“神木颂诗碑”於其旁,这一定是当年溥氏必游之景,而将此神树纳入画中也是自然通理的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另一幅绢本《番人射鹿图卷》,题诗与本画相同,其上并题“余始至台,闻番人居山者,勇毅敦厚,有先民之遗风焉。曾赋此诗,并作番人射鹿图题之。”该卷用笔稍粗,构图相对简单。此作布局繁密,丘壑林泉历历在目,人物、林壑、山鹿之布局安排,更得移步换景的变化之趣。